[置頂]興哥就事論事 EP280 川普愛幫台積電”加碼”

川普又讚魏哲家”很精明”
突脫口爆:擬投資2000─3000億美元
台積電ADR上漲1.59% 收168.64美元
川普讚台積電-台灣晶片公司-以極大規模進駐美國

川普週一3/31大讚台積電擴大在美國的布局「很精明」。
川普表示,這家台灣晶片公司以極大規模進駐美國,魏先生(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很厲害」,他掌控很大部分的晶片產業,沒人比他精明,台積電擬投資2,000億~3,000億美元。
在台積電3/3宣布加碼1,000億美元後,在美國的總投資金額應該來到1,650億美元。目前尚不清楚川普提到的2,000億~3,000億美元這個數字從何而來。
◆這不是川普第一次幫台積電”加碼”!
根據白宮官網3/9公布的川普記者會逐字稿,川普3/9搭乘空軍一號前往華府近郊的安德魯聯合基地(Joint Base Andrews),在空軍一號上提及台積電帶來2000億美元資金,「看看全世界最大的晶片公司發生了什麼事—至今全世界最強大的晶片公司,來自台灣,他們帶來2000億美元資金,他們將打造能讓我們佔有35、40%晶片市場的東西,就僅憑一家公司」。
川普3/17接受電視節目「全力以赴」(Full Measure)保守派主持人艾特基森(Sharyl Attkisson)訪問,川普以台積電對美擴大投資為例,表示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正在美國投資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兆5000億元),並形容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是「商界最受敬重的人之一」。川普也說,美國不用再依賴來自台灣的晶片。
川普跟盧特尼克一搭一唱!
川普3/7曾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表示,晶片法「浪費了為數可觀的金錢」(tremendous waste of money)。
川普3/31簽署行政命令,在簽署行政命令後30天內,商務部會在財政部和專責經濟政策的總統助理等合作下,成立「美國投資加速辦公室」(The United States Investment Accelerator),監管現行「晶片法」的執行和鼓勵投資,希望促成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

川普政府擬收回晶片補助 要大家「學學台積電」
在美政府持續推動晶片業投資之際,知情者透露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暗示,可能拒絕為拜登政府已承諾的晶片法撥款,因政府正敦促那些符合晶片補貼要求的企業擴大美國投資。
盧特尼克希望那些已得到晶片補助的晶片商,能跟隨台積電腳步,擴大投資美國晶片業。目標是在不增加聯邦經費補貼下,增加數百億美元計額外投資。
台積電在拜登政府時期獲得66億美元補貼的承諾,並已在2024年第四季拿到15億美元補貼,仍有51億美元尚未兌現。
此外,盧特尼克也有意擴大「晶片法」為半導體廠商提供的25%稅收抵免,而這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比直接的資金獎勵更有價值。不過,稅收抵免的重大變革,仍需要由國會通過法案。
2022年,美國國會通過跨黨派法案「晶片法」,提供390億美元的補助,鼓勵半導體產業到美投資,另外包括25%稅收抵免等誘因。
盧特尼克–美國商務部長
美晶片補助確定不撥款了? 美國CHIPS專案辦公室傳大裁員
傳馬斯克主導裁撤80%晶片法專案職員 120人遭辭退或被鼓勵辭職

在川普一再表達廢除《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CHIPS Act)的意願後,韓媒傳出,美國商務部轄下的CHIPS專案辦公室(CHIPS Program Office、簡稱CPO)已裁減80%的職員。
朝鮮日報3/31獨家報導,CPO是在3年前創立,原聘有約150名職員,如今傳出120名員工已遭辭退或被鼓勵辭職。CPO裁員行動是由統領美國「政府效率部門」(DOGE)的 馬斯克 監督。
曾於SK海力士華盛頓特區辦公室擔任副總裁的Dan Kim (韓文名字是Kim Dong-jin)也在上週辭去職務。
Kim是在近3年前加入CPO,擔任首席經濟學家兼策略規劃與產業分析部主任。
Kim是熟知南韓企業營運的資深韓裔美籍官員,他的離去進一步引發人們擔憂,
◆韓企緊盯! 美政府對三星、SK海力士的晶片補貼計畫恐怕會遭到擱置
拜登政府執政時,曾核准47.45億美元的三星晶片補貼計畫,相當於三星總投資額的12.8%,但據傳補助款至今尚未撥出。
SK海力士則獲拜登政府批准4.58億美元的晶片補貼案,至今也未撥款。
南韓企業正在密切觀察,拜登政府批准的晶片補貼計畫是否會如期撥款。川普政府若決定修改補貼計畫,勢必會影響最終的撥款金額。
碳化矽(SiC)材料領導廠商Wolfspeed, Inc.日前股價腰斬,除了債務協商問題外,也跟拜登政府時代通過的晶片補貼案前景不明有關。
三星慘慘慘…美晶片補助落空! 又爆兩利空!

◆利空一:聯電與格羅方德合併傳言
合併還沒達成協議:韓媒就擔心聯電與格羅方德合併會超越三星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全球主要晶圓代工大廠聯電與格羅方德 (GlobalFoundries) 正在討論合併事項。雖然,聯電方面已經否認也任何的合併事項。但是,一旦這樣的事情成真,韓國媒體方面擔心將對三星電子的晶圓代工業務帶來壓力。因為在透過規模經濟強化的情況下,聯電與格羅方德德合併將對成熟製程市場和供應鏈競爭力帶來洗牌作用。
◆如果兩家公司合併成功 全球代工市場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
因為根據市場研究及調查機構 TrendForce 統計,2024 年第四季,台積電 67.1% 的晶圓代工市占率排名第一,三星電子以 8.1% 的市占率位居第二。
排名第三的中芯國際占 5.5%,排名第四的聯電占 4.7%,排名第五的格羅方德占 4.6%。因此,一旦聯電與格羅方德進一步合併成功,則市占率將達到 9.3%,一舉超越三星,成為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二的晶圓代工廠。
◆利空二:三星代工良率太低
三星代工良率太低 無晶圓廠晶片商紛轉向台積電
三星晶圓代工業務陷入嚴重低迷,在其3奈米製程無法吸引任何大型客戶之後,2奈米製造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Ponearena報導︰三星代工廠由於產量低,陷入困境,無晶圓廠晶片製造商紛紛轉向台積電。
三星的問題在於良率遠低於台積電,台積電在2奈米製程上的良率達到60-70%,明顯高於三星晶圓代工廠在3奈米和2奈米製程的30%良率。
◆三星晶圓代工廠的低良率正讓其客戶蒙受損失
Google為Pixel 10系列採用台積電Tensor G5應用處理器(AP)。
高通決定繼續與台積電合作生產強大的驍龍8 Elite 2 AP。
通常情況下,作為代工廠客戶的晶片設計師要負責製造有缺陷的晶片的成本,這也解釋為什麼三星代工2024年第4季的市佔率,從第3季的9.1%下降到8.1%。台積電2024年第4季在全球代工業務的市佔率達到67.1%。
台積電的客戶包括領先的行動裝置生產商和供應商,主要為蘋果、聯發科、高通、博通、Google、輝達。
台積電股價跌完了?
前台積電財務長曾宗琳撰寫千文力挺 認股價到低檔此時不買待何時

前台積電財務長 曾宗琳 在臉書上發文長達逾5000字,詳述台積電赴美日德國等全球布局,是因應客戶全新思維調整擴產策略,即使美國投資金額增至1650億美元,占資產總值也僅達16到20%,重心仍在台灣。他預期:若投資美國成功將使台積電未來營運規模再放大三到五倍,還可稱霸全球至少40年。
曾宗琳強調台積電現在股價已是低檔,「此時不買待何時!」
曾宗琳認為,任何政治和局部經濟/科技事件的影響,造成股市和股價的下跌,都是入場的好買點。雖然不一定抓得住/買得到最低的股價,但6-12個月後回頭看,最近的任何價格都是好買點。目前就是這種時機,台積電從現在開始,到在未來12-36個月的競爭優勢和市場態勢,比起過去的任何時候,都是處在一個更好的情況。
曾宗琳估計,台積電在2025年底到2026年一季度的時候,大家的預測重心應該是會著重2027年每股會賺多少錢?他的主觀預估是在80~85。2024年台積電每股是賺45.25。過去2~3年的歷史經驗,台積電的本益比,如果用過去四季的盈餘來算,最高點在27.6倍,最低點在9.4倍,大部分的正常時間在18~23倍;如果用未來四季的預估盈餘來算,最高在19.5倍,最低在10.7倍,大部分的正常時間在14~18倍。所以大家可以自己算算。
另外他認為,從台積電本身的立場和需求而言,台積電必須趕快去海外設廠,擴大整體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才能確保未來的40年還是半導體產業的霸主。
興哥選股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