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興哥就事論事 EP284 川普關稅1招-洗產地!

習近平前腳才剛走..越南.柬埔寨將修法加強防止洗產地措施
習近平14日起出訪越南、馬來西亞及柬埔寨,習近平17日還表示,中柬兩國要團結,反對一切單邊霸凌行徑,堅決抵制集團對立和陣營對抗。甫於18日上午結束對柬埔寨的國事訪問返回北京,柬埔寨媒體20日即報導,為避免美國徵收重磅關稅,柬埔寨將修法加強阻止中國商品經柬埔寨「洗產地」。以加強控制和防止柬埔寨被利用作為洗產地的「中轉站」。
為避免美國再祭出高額關稅,越南貿易部更早在下令,嚴厲打擊轉口商品「洗產地」,這項命令已於15日生效。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指控大陸,透過東南亞來洗產地,規避美國對進口商品的關稅措施,因此對東南亞各國課對等關稅,其中柬埔寨的稅率高達49%,比鄰國越南的46%還要高。

美國商務部經過長達一年的調查後認定,柬埔寨、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太陽能產品的傾銷幅度,分別為125.37%、271.28%、111.45%和8.59%。許多最終補貼率都比之前的初步水平來得高。
美國商務部表示,對柬埔寨徵收的全國性關稅高達3521%,反映出柬埔寨生產商選擇不配合美國調查。
調查最終裁定顯示,多為產線轉移至東南亞的中國企業,例如晶科能源(Jinko Solar)越南產品關稅245%;天合光能(Trina Solar)泰國產品375%。未列名單的越南企業面臨395.9%、泰國375.2%、馬來西亞全國性關稅34.4%。這些反傾銷與反補貼關稅將疊加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

南韓關稅廳自上個月起展開特別調查,2025年第1季查獲的原產地標示不實的違規案件,總價值已達到295億韓元(約台幣6.7億元),其中高達97%都是將運往美國的貨品。
若與過去數據相比,去年全年南韓查獲的類似違規案件,總額約348億韓元(約台幣7.9億元),其中運往美國的貨品約占62%。
其中一起是一名中國人在南韓設公司,先從中國進口價值約33億韓元(約台幣7566萬元)的電池原料,並在將原產地偽裝成南韓後運往美國,以此規避美國針對中國課徵的高關稅。
另一起案件則是3月查獲一家業者,從中國進口約193億韓元(約新台幣4.4億元)的監視攝影機零件,在南韓組裝後偽裝為韓國製,目的是為規避美國對中國通訊設備的進口限制。
南韓因為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兩國間的貿易商品幾乎不會受到關稅限制,而使南韓成了許多國外廠商眼中規避關稅的避風港
美國恩威並施企業轉進印度?!
宣布貿易談判取得重大進展…印度閃過對等關稅 機率高
美國副總統范斯21日會晤印度總理莫迪後,兩國宣布在雙邊貿易協定取得重大進展。由於雙方談判速度相當快,專家研判印度將躲過美國更高昂的對等關稅。
范斯說,美國尋求銷售更多能源和國防裝備到印度,呼籲開啟「美國與印度的新時代」。
印度財長希塔菈蔓21日表示,希望能在秋季前「完成正面」的貿易協定第一部分。若無法談成協定,印度輸美商品可能遭美開徵高達26%的對等關稅。美方已延後對多國課徵更高的對等關稅,目前為全面課徵10%。
鴻海拓展非蘋印度製造
鴻海(2317)衝刺iPhone「印度製造」之餘,也開拓非蘋手機在印度生產腳步。印度媒體報導,Google母公司字母(Alphabet)已與鴻海集團及印度Dixon商議,要把旗下Pixel智慧手機部分生產線從越南轉往印度,特別是輸往美國市場的機種,以降低川普政府關稅政策衝擊。
此舉是要降低關稅風險,作為Pixel主要生產基地的越南,可能遭美國課徵46%的對等關稅,遠高於印度的26%。
鴻海iPhone全球第2大生產基地要換人了?在印度狂買地背後考量是什麼?
印度《經濟時報》指出,蘋果主力代工廠鴻海正在和印度政府商討300英畝的土地,將用來擴充鴻海在印度的iPhone製造產能,也避免對中國製造的依賴,未來此廠區可能取代越南,成為鴻海在全球第2大的廠區。
目前鴻海的iPhone製造基地最大為中國,第2大為越南,包括生產AirPods、Apple Watch、iPad等蘋果相關產品。該媒體估計,鴻海在印度工廠預計生產2,500~3,000萬部的iPhone,這個數量也是2024年的2倍多。





一般留言